聚焦2014两会高等教育话题(三)
发布时间: 2014-04-01 浏览次数: 70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代表:让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既深受鼓舞又充满期待。河南每年的博士生招生名额只有300人,赶不上一所部属院校的招生数量。目前河南尚无一所“985”高校,只有一所“211”高校。
  建议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首先要考虑招生指标投放的公平,高校打破地域界限,均衡、公平地分配招生名额,确保全国考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同时也必须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防止高考移民和人口过分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以带动常住人口疏散和减少外来人口聚集。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代表:均衡高校资源助力“科教兴国”
  当前,研究型大学集中的北上广等地精英人才就业压力居高不下,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花重金也不一定吸引到重要技术和合适人才。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经济欠发达地区鉴于现状主要把眼睛盯在北上广,因为当地的高校大多不是研究型高校。“211”高校、“985”高校在各区域的失衡分布,凸显了这个方面的缺陷。
  实际上,可以从国家层面考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几个“985”高校那样的超强投资高等学校。为此,建议从战略上把发展中西部研究型高校、在10年到20年内把东中西区域的一流大学建设力度和数量分布逐步平衡起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作为“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新举措。可以双管齐下,即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从新建来看,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就是实例;从改造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211”高校、“985”高校的出现和蓬勃发展,都已经为此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饶子和:实行清单制度向高校放权
  全国政协委员饶子和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中说,应尽快给高校松绑,向高校放权,实行清单制度厘清政府高校各自权限,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饶子和建议,实行正面、负面清单制度,厘清政府、高校各自的行为边界,以及相应的权限。正面清单用来说清楚哪些事情是政府应该做的,负面清单规定哪些事情是学校不能做的。政府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如科学地制定适合国家需求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不属于正面清单里的事项,政府不要插手。
  与此同时,学校应严格遵守负面清单中的各项规定,做到不逾越、不触碰。负面清单之外,是学校管理者得以施展的广阔空间,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关爱和代表:高校应自觉地思考"大学自我革命"
  “教育既是生产力,又是民生。教育也面临着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三重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接受采访时建议,在政府“自我革命”实施的同时,高校也应自觉地思考“大学自我革命”。
  关爱和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自我革命”,其主要含义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他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围绕着三个原则:即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围绕三个原则所部署全年工作,都渗透并体现出政府“自我革命”的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自主权等等。关爱和说,这都是含金量很高的措施,我们在中西部办学的高校对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说是如旱天盼望云霓,希望中央政府好政策好措施的阳光雨露早日降临。
  关爱和表示,在政府的自我革命中,推动大学的“自我革命”,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建立中国大学现代发展的治理体系,增强现代大学的治理能力,河南大学已是信心满满,蓄势待发。
  杨雪梅代表建议:政府应当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今年春节过后,我国用工市场再次出现就业与用工两难的矛盾局面。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建议,政府当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调查显示,到2020年,我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截至2012年,全国有2600多所高校,其中中央部属高校仅111所,而地方高校共有2500多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这些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杨雪梅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杨雪梅代表建议,国家应当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版权所有:山东航空学院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估中心)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7012503号-3

学校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联系电话:0543-3191159 邮编:256603 电子邮箱:sdhkxyfzgh@163.com  学院网址:http://www.sdua.edu.cn